2025年10月21日上午,阮春鑫老师为“国培计划(2025)”县级骨干教师初中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员们带来了题为《AI赋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》的专题分享。这场讲座正值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加速渗透的关键时期,为学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教育的大门。
讲座伊始,阮老师生动介绍了赋能教育创新的多元利器:从精通对话的智能助手,到助力高效办公的写作工具;从能将创意可视化的图像生成平台,到编织动人旋律的音乐AI;再到帮助我们跨越语言障碍、连接全球知识的前沿应用。她深入剖析了每一类工具的特性,为后续探索其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随后,阮春鑫老师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赋能路径,涵盖精准筛查与评估、高效个体辅导、科学课程设计,呈现了一套从宏观评估到微观干预的完整解决方案。
在心理筛查与评估方面,AI展现出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。阮老师指出,传统的心理筛查往往产生大量数据,如“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”(MHT)、“房树人”(HTP)绘画测验、“雨中人”压力评估等,人工分析耗时费力。如今,教师可将这些评估结果提交至豆包等AI工具,快速获取结构化解读、风险等级提示及关键关注点,从而将教师从繁琐的分析中解放出来,更专注于对学生本身的观察与关怀。
在个体心理辅导层面,阮老师指出,AI能全程介入:从借助DeepSeek等工具生成初步的辅导框架与提问技巧,到协助教师梳理个案深层成因、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;再到当辅导陷入瓶颈时,提供多元的干预思路与具体话术,甚至代为拟订面向家长或班主任的沟通反馈,从而构建起一个“分析-规划-执行-反馈”的完整支持闭环,显著提升辅导工作的专业性与效率。
在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面,阮老师总结出以“设定角色、目标、采用教师化表达及要求批判性思维”等为核心的高效指令法则,引导AI扮演课程设计师角色,从而快速生成逻辑严谨、语言适切且充满教育温度的心理活动教案,将教师从繁重的资料搜集中解放出来,更专注于教学创意与课堂互动本身。
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前沿技术的展示,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新。它成功地将为来自基层的教师们绘制了一幅从“知工具”到“善应用”的导航图,赋能他们将AI转化为因材施教的“神兵利器”,从而更有力地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,迎接未来教育的全新篇章。(图文:崔广立 审核:张笑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