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  |  邮箱登录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教学 > 国培工作 > 正文

李俏燕老师为国培班学员带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

【日期:2025-10-15 | 浏览次数:次】

2025年10月15日下午,河南普树教育的创始人李俏燕老师以《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》为主题,为2025国培学员奉献了一场生动的报告。

李老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积累,引导在场听众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本质,共同探索构建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生态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李老师指出,当前许多家庭教育困境的根源,在于一个根本性的视角错位:我们习惯于以“教育者”的视角思考如何“塑造”孩子,却忽略了首先以“孩子”的视角去“了解”他们本身。她通过一系列直抵人心的提问开启了深度对话,引导大家反思家庭教育的起点:

李老师强调,教育的意义并非强行将一棵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,而是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健康美好的小草,帮助孩子发挥出自己的独特潜能,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结合理论反思,李老师探究了积极心理学融入日常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:第一,深度了解与优势识别。鼓励家长成为“优势侦探”,通过观察和对话,真诚地发现并欣赏孩子的性格优势(如善良、好奇心、幽默感)。第二,培养成长型思维。引导家长在语言上完成关键转变,例如用“你暂时还没掌握”替代“你就是学不好”,将挫折重新定义为学习的机会。第三,建立积极的情绪容器。减少指责与命令,多使用启发式提问和积极倾听。例如,面对问题,不问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,而是问“你是怎么想的?接下来有什么打算?”,让家成为孩子情绪的“安全港”。第四,共同创造幸福时刻。通过家庭仪式、共同活动和定期表达感恩,主动建构家庭的积极记忆和情感联结,直接回应“孩子快乐吗?”这一根本问题。

李老师认为,教师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。教师不仅要自我保持心理健康,积极心理,更应通过家长会、工作坊或日常沟通,将积极教育的理念和具体方法传递给家庭,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,从而实现家校协同,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支持其积极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。(图文:崔广立  审核:张笑涛)